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。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,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,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。


「大學」一詞除了指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《大學》外,尚指聚集在特定地點整理、研究和傳播高深領域知識的機構。 根據文獻記載,大學作為一種具有高等教育職能的機構,可以追溯到五帝時期的成均和上庠;董仲舒謂:「五帝名大 學曰成均,則虞癢近是也」。虞舜時,成立上庠,「上庠」即「高等學校」的意思;鄭玄:「上庠為大學,在王城 西郊。」以後夏朝的東序,商朝的瞽宗,周朝的辟雍,均是當代位於京師的最高學府。戰國時期,齊國國君齊桓公建 立的稷下學宮是一種由官方主辦、私人主持的辦學模式。中國思想史上不可多見、蔚為壯觀的「百家爭鳴」,可見於稷 下的記載。孟子、淳于髡、鄒衍、田駢、環淵、魯仲連等戰國名學者,名氣稍遜的彭蒙、季真、王斗、田巴等都 曾在此講學,荀子更是做過祭酒(相當於校長),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寫照。

到了清末,隨著近代科學技術從西方傳入中國,開始出現以近代科技教育為主的新式學校。清政府頒布癸卯學制後,中國開 始大量興辦新式學堂,初期主要借鑒日本,「大學」的現代意思則是由此而來,不少師資也直接從日本聘來。舊式學校或廢 止,或改為新式學堂。高等綜合學堂名稱先後統一稱為「大學堂」、「大學校」,民國肇建後,統稱為「大學」,許多 學者從歐美大學留學後,歸國任教,因此更多直接借鑒歐美學制的大學。北洋政府時期制定了壬戌學制。國民政 府成立後,為了體現大學的綜合性,曾一度規定具有三個以上學院的高校才能稱為「大學」。